1、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2、对家人负责:如果游泳,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长陪护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要做好相应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3、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4、对他人负责: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要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外出游泳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劝阻。
5、初学游泳时,可参加游泳学习班,由老师辅导。不要在标示禁止戏水的区域游泳和嬉水,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6、老师总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7、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8、出示课件实例
9、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10、发现下水道无井盖,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以便尽快检修。
11、引导:溺水已成为我们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1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13、学生发言
14、对自己负责: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绝不参与没有家长陪同的游泳活动,绝不到危险、陌生的河塘游泳,绝不在河塘边垂钓鱼虾,绝不做危险举动,绝对远离溺水杀手。
15、学会游泳后也不能忽视水上安全,下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量力而行,饥饿、太饱和疲劳时不能下水。
16、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1、培养学生养成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习惯,掌握溺水救护方法。
2、讨论,归纳: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3、对学校负责: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以血为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学会相关的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掌握溺水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了解有关溺水安全相关知识,感悟生命的可贵。
5、学习溺水相关知识,知道溺水的危害性,了解一些溺水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6、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7、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8、大家听一听有关溺水事件的报道。
9、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游泳。不要单独到河边、池塘边玩耍。年龄小的儿童外出玩耍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不能单独乱跑,以防跌入下水道和粪池。
10、什么是溺水?
11、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班会形式:讨论、交流形式 班会过程: